PVC-U型材配方中潤滑平衡體系,對于型材產品的穩(wěn)定擠出及焊角強度等產品性能影響較大。對照物料在轉矩流變儀上的轉矩流變曲線與實際生產過程中物料的表現(xiàn)特征,可以判斷潤滑體系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標準。
潤滑平衡的標準是從生產實際出發(fā)制定的,在生產過程和試驗中總結以下四點來考察潤滑平衡。
1、內、外潤滑均不足:特點是熔體粘度較大,塑化扭矩較大,熔體粘壁現(xiàn)象嚴重,表現(xiàn)在“轉子”上熔融試驗料不好清理。嚴重的有可能提前熱分解,試樣表面光滑性較差,制品力學性能較低。表現(xiàn)在生產過程中就是樹脂混合物(即樹脂粉、填充料、鉛鹽/鈣鋅穩(wěn)定劑等原料的混合物)提前塑化、分解,主機真空觀察口處樹脂混合物表面不光滑,主機真空缸里小分子物質多,有時會堵塞主機真空設備。型材內腔發(fā)泡嚴重,焊角強度值低。
2、內、外潤滑劑均過量:塑化扭矩較小,有析出現(xiàn)象,表現(xiàn)在生產過程中,型材表面光滑度很好,嚴重時用手擦拭型材表面有油樣感覺,型材焊角強度值低。
3、內潤滑劑較少、外潤滑劑較多:塑化時間明顯地延長,塑化扭矩有所增大,生產中型坯較硬,長時間得不到塑化,產生的廢料較多,生產出的型材表面有涂油的感覺,型材變脆,焊角強度值低。
4、內潤滑劑較多,外潤滑劑較少:塑化時間明顯地縮短,有較嚴重粘附模具現(xiàn)象,生產中經常會出現(xiàn)模具糊料、粘料等現(xiàn)象,型材表面有黃線產生,焊角強度值很低。
總之,在生產過程中,配方的設計要根據生產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內、外潤滑的用量,達到潤滑體系的平衡,才能生產出焊角強度值高的型材。
掃一掃!官方二維碼